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正文

每年都是自动驾驶元年,这项技术今天究竟咋样了?|前哨_当前聚焦

来源:凯迪网    时间:2023-05-06 17:30:13

5月4日,周四晚8点,前哨科技特训营带来 【洞悉交通出行未来场景】 专题,使用全新的科技产业分析方法论,和大家一起分享电动车接下来的两轮技术变革。

直播中,王煜全与大家详细分析了「自动驾驶元年」到来的真正指标,今天我们带来特斯拉、Cruise、Waymo相关的研究报告,补充更多资料,和你一起看看自动驾驶到底怎么样。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详细的技术、产业分析,掌握分析「自动驾驶」的关键指标,欢迎点击文首入口,加入前哨科技特训营。


(资料图)

1. 特斯拉视觉方案进展到哪步了?

特斯拉最近发布了《Impact Report 2022》,公布了Autopilot、FSD自动驾驶服务的安全数据。

Autopilot在人工干预下每百万英里事故数为0.18,FSD在人工监督下为0.31,没有开启主动安全服务的特斯拉车主事故率为0.68。相较之下,美国交通部门公布的车祸数据为每百万英里1.53起。

这是否意味着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就要成功了?直播中王煜全已有解答,技术和产业规律的制约下,视觉路线还只是领跑,最终能否胜出还有变数。

2. Cruise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效果不错,但还不够

Cruise被通用收购后,一直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加速狂奔。直播中,也提到Cruise 无人出租车在旧金山开启24×7运营的消息。

作为激光雷达方案的代表,直奔L4而去的Cruise已经锁定胜局了吗?

放下技术指标不谈,商业化上仍有不小的差距。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Cruise亏损扩大到了5.6亿美元,只有242辆车在路上运营,何时能自负盈亏,这个问题才是关键。

3. 原来的老大哥Waymo,今年仍然不容小觑

Waymo作为自动驾驶领军企业、谷歌的亲儿子项目,2009年秘密启动,配备激光雷达方案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在美国凤凰城运营。

虽然风头常被特斯拉、Cruise抢走,但它的实力其实并不弱。

我们梳理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相关的论文研究,发现Waymo 无人车测试中仅有2次碰撞达到美国的事故标准( 碰撞调查抽样系统CISS),且均没有受伤报告。

Waymo 无人车有记录的20次接触事件中,55%是停止时被其他车辆接触,其他事件也大多因其他驾驶员的危险操作造成。

或许它现在的一大问题是「打一次车要等39分钟」。

4. 谷歌自动驾驶与监管的秘闻

自动驾驶技术诞生之日起,监管就是绕不开的话题,美国自动驾驶企业始终强调「百万英里事故率」,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安全性。

美国司机平均要80年的时间才能开出百万英里,基本覆盖了大多数人一生的行驶距离。

这个指标能够落地,其实和谷歌也脱不开关系。2010年《纽约时报》公开了谷歌秘密测试自动驾驶的消息。

这引发了宝马、通用等大车企的联合抵制,并抓住谷歌私自改装车辆的违规行为,希望借助公众舆论限制科技企业私自改装自动驾驶车辆。

谷歌直接游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(NHTSA),甚至挖来一位副局长担任首席安全官,专门负责自动驾驶上路许可业务。

2012年,谷歌获得了内华达州颁发的第一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,开启了自己的研发领跑,也掀起了一轮美国的自动驾驶创业热潮。

5. 视觉、激光雷达方案都受制于一个问题

11年时间过去,谷歌的激光雷达方案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,但只能在固定区域运营;特斯拉的视觉方案,随着电动车跑遍大街小巷,但时刻需要驾驶员准备接管。

大家各有优劣,何时才能出头呢?

科技特训营直播中,王煜全和大家分析了自动驾驶的一大技术问题「数据瓶颈」。

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出现,但它何时能够交卷,还有待观察。

6. ARK预期自动驾驶2027年迎来大爆发,会是真的吗?

4月20日,ARK基金分享了关于特斯拉Robotaxi的最新研究报告,根据41个场景预测,他们认为特斯拉有55%的概率,在2024年前推出Robotaxi服务。

基于这一系列的预测,ARK预估特斯拉股价在2027年会超过2000美元,有望完成12倍大涨。

王煜全在直播中也点评了这篇报告,财务指标的分析上有它的独到之处,在产业发展逻辑上仍有不足。

更多、更详细的分析、点评,科技特训营直播中都有分享,欢迎加入我们,看清自动驾驶终局到来的标志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方培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  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