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的景物有:黄鹂、柳树、白鹭、青天、山岭、雪、船。
出处: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《绝句四首(其三)》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,四句四景,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,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,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、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。
(资料图)
原文:
绝句
唐代:杜甫
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
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译文:
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,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。
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,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。
创作背景:
公元762年,爆发“安史之乱”,杜甫一度避往梓州。第二年,叛乱得以平定,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。当时,他的心情很好,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,情不自禁,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。
赏析:
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,起句以听觉带视觉,以两个黄鹂在一棵绿柳上歌唱,为较低姿态的以动寓静具象。
承句以视觉,以一行多只白鹭,飞向广阔无垠的蓝色天空,为积极向上的宏大动势具象,从而形成色泽对比鲜明、高低对比鲜明、动静对比鲜明的诗意,来表达诗人内心活动的如此鲜明愉快。
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”,转句以窗之小却包含西岭千秋积雪之大为静态具象;结句以门之近却泊着东吴万里行船之远为动态具象。
泊,在这里不是停泊,而是泛泊,飘荡着的意思,因行船远看似慢而如飘荡着。按镜头说,泊即摄入。从而形成大小对比鲜明、远近对比鲜明、动静对比鲜明的诗意。
来表达诗人内心有着如此鲜明的追求。当然,这是杜甫想象力的结果。如果不信,你可以亲临杜甫草堂,实际考察一下是否能看见岷山的千秋雪和江上的万里船,答案不言自明。
所以说,没有想象力的作家是不可想象的。尤其诗人更需要想象力。想象力能拓展诗人的思维空间和艺术空间,从而打开诗人的内心世界,创作出优美的诗篇,来感染别人(读者)。
总体看,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暂时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,心情自然明快不言而喻。关键在于转结,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,他此时联想到他的这个志向。
要表达自己的愿景,那就是即使“致君尧舜上”就像西岭的千年不化的积雪而毫无希望,也要让“再使风俗淳”就像东吴的万里行船那样成为自己不懈的追求,任重道远。
这首诗还告诉我们,要看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的近景之美,但不要沉迷;更要看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”的远景之美。
《望天门山》、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、《峨眉山月歌》、《春思》、《望岳》、《望洞庭》、《江南春》、《四时田园杂兴》、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《望天门山》 唐・李白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
《望庐山瀑布》 唐・李白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《早发白帝城》 唐・李白
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《峨眉山月歌》 唐・李白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《春思》 唐・李白
燕草如碧丝,秦桑低绿枝。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。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罗帏?
《望岳》唐・杜甫
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《望洞庭》 唐・刘禹锡
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
《江南春》 唐・杜牧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宋・范成大
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。日长篱落无人过,唯有蜻蜓蛱蝶飞。
《惠崇春江晚景》 宋・苏轼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篓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标签: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