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正文

用调查研究建设和谐社区(幸福村),广州这样做|天天热闻

来源:羊城派    时间:2023-05-13 13:21:48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

通讯员 李国全

图/通讯员供图


【资料图】

今年2月,广州市民政部门启动了新一批次507个和谐社区(幸福村)建设工作,其中重点创建村居57个、特色示范村居16个。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明确创建工作目标定位是全过程陪伴村居成长,“以小切口创社区大幸福”。据悉,通过深入调查研究、多元主体参与,各项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。

深入调查研究,有序推进创建工作

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建设和谐社区(幸福村)建设工作过程中开展老、中、青、妇儿全龄段村居民分层抽样调查,紧扣群众需求,主动向居民群众问需求、听意见、询建议,累计完成问卷2.7万份。

此外,208名高校专家、离退休社区干部、资深实务社会工作者组成专家组,深入村居开展创建指导。专家组走村入舍,综合运用需求问卷法、田野实地走访法、村居民访谈法对57个重点、特色创建村居开展综合实地调研,以问题为导向,用调研结果指引创建方向。507个村居创建工作方案经专家把脉、过程指导等流程审核确定,落实为村居年度工作重点。

多元主体参与,抓实创建落点

参与和谐社区幸福村的创建村居,涵盖几十年“高龄”的老旧社区、城中村社区,又有新楼盘物业社区。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社区类型化特点突出,创建工作立足社区现实,展望社区长远发展,落点侧重在“实”字上下功夫。

例如,在黄埔区夏港街普晖社区,回应超30年楼龄老旧工业园区型社区电梯加装的“硬件”迫切需求,普晖社区大党委牵头,组织成立居民楼电梯加装“互助共享团”,邀请社区律师、代表委员、成功加装的“前辈”业主、社工共同参与申报楼宇居民议事会,创建策略为“社区的事情社区议”“楼栋的事情一起办”有效调动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落地。运用“116议事协商工作法”有效缓解因房屋出租、邻里缺乏沟通产生的困难。依托创建契机,回应“一老一幼”文体康乐需求,开展公共阵地“盘活”行动,计划打造4处社区家门口的口袋公园。

海珠区江南中街万松园社区以“自己人管自己事”治理模式组织幸福社区创建,培育一批能干、愿干的楼栋长、网格长队伍。“实现社区干部‘独唱’向居民‘共舞’的转变。”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充分结合疫情实践积累的社区动员体系,楼长、层长在社区党委引导下,自主策划、组织大楼幸福家园创建和守护活动,通过社区活动促进居民联结,进而凝聚居民群众团结凝聚。服务过程中,万松园社区与辖区企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,企业单位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资出力。

据了解,2013年以来,广州市民政部门以建设幸福社区为目标,开展了五批次和谐社区(幸福村)建设,共建和谐社区1046个、幸福村168个,解决社区场地设施不足等困难2万多个。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
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

责编 | 何昱

校对 | 潘丽玲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方培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  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